揭秘馬云創(chuàng)業(yè)內幕:原來他是這樣“忽悠”投資者掏錢的創(chuàng)投

砍柴網 / 創(chuàng)業(yè)邦 / 2016-10-12 11:19
人人想做投資者。人人都想投馬云們。以下五位馬云早期投資大佬"錢生錢"的投資功夫真是了得。挖掘他們的早期投資過程,可以看出,馬云的個人魅力和令人嘆服的團隊特質是吸引...

創(chuàng)新圈總是充滿著太多的未知性和不確定性。機會來了,有人抓住,有人錯過。投資者和創(chuàng)業(yè)者,一個給錢,一個拿錢。給錢的要看準團隊、市場、模式……拿錢的要有足夠魅力在最短的時候內"忽悠"住對方。

馬云的阿里來講,這頭巨獸的市值如今突破2700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約等于18000億人民幣。

人人想做投資者。人人都想投馬云們。以下五位馬云早期投資大佬"錢生錢"的投資功夫真是了得。挖掘他們的早期投資過程,可以看出,馬云的個人魅力和令人嘆服的團隊特質是吸引投資的兩大關鍵性因素。

——尤里·米爾納——

地球上最牛投資人

投資阿里賺5倍

尤里·米爾納,地球上最有名的投資人。他投的公司中已經出現了兩家千億美元級的巨頭——阿里巴巴和Facebook,和五六家百億級公司——京東、Twitter、小米、滴滴打車、Airbnb和Snapchat.至于陌陌和今日頭條這種,在他的投資組合里都算小項目了。

2005年,米爾納和馬云初次見面。2011年,尤里·米爾納通過他的公司數字天空科技(DST Global)向馬云的阿里巴巴集團注資約5億美元,而如今他的5億已經變成了25億。

除此以外。

投給雷軍的5億變成了32億美元;

投給劉強東的5個億變成了至少變成了30個億;

到目前為止,米爾納的最大勝利仍然是在2009年押注25歲的馬克·扎克伯格,當時他向Facebook投資了2億美元,最終獲得40億美元的回報。在2011年福布斯報道米爾納的封面文章中,這筆交易是主要內容。

尤里·米爾納眼里的馬云、雷軍、劉強東

"事實上,你很難去比較他們。他們的策略不同,在各自的領域都做得很好,不能簡單地比較。他們的公司增長都非常迅猛,從這一點看,他們都是很杰出的人才。"

所以尤里·米爾納的結論就是說:"100億美金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一定在某些方面相當偏執(zhí)。"

尤里·米爾納的投資經

米爾納的投資目標很明確,那就是1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F在已經改成了100億美元以上。

"保持饑餓,保持愚蠢",米爾納與喬布斯有著同樣的座右銘。

放棄決策權的做法看似愚蠢,卻有個立竿見影的好處,那就是什么項目都能投。

別人投資的時候都得先選邊站隊,因為你投了一個公司之后,想再投競爭對手可就難了。

"動作快、開價高、眼光準,看中一個抓一個"——馬化騰這樣評價米爾納。

——孫正義——

看似低調實則野心巨大

初次見馬云,6分鐘掏出3500萬美元

按照馬云在IPO路演中的說法,15年前,其前往美國尋求投資,但無人肯投。孫正義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一個大投資人。

相比馬云,看似低調的孫正義,其實也有非常強的"蠱惑力"。

他在19歲就給自己立下的人生目標在業(yè)內廣為流傳:"20歲時打出旗號,在領域內宣告我的存在;30歲時,儲備至少1000億日元資金;四十來歲決一勝負;五十來歲,實現營業(yè)規(guī)模1兆億日元。"

看似輕狂的風格,卻與馬云頗有神似之處。也許,正是在這個層面上,兩人頗有些"惺惺相惜".

1999年,兩人首次見面。馬云后來這樣描述這段經歷:

"我說了6分鐘,孫正義給我3500萬美元。我沒想到錢來的那么輕松,他沒想到我不是來向他要錢的。"

他對我說:"保持你獨特的領導氣質,這是我為你投資的最重要的原因。"

"后來想起來,這是我一生中最戲劇化的一個場景。"

實際上,當年馬云在苦苦尋覓投資者時,孫正義也在尋覓中國的合作伙伴。此前孫正義曾投資雅虎大獲成功,正尋覓新一輪投資互聯網機會。孫正義那時坦言:"我們的第二次機會來了!"

2014年9月16日,隨著阿里巴巴登陸美股市場,孫正義的財富凈值漲至166億美元,躋身亞洲首富。

孫正義團隊眼里的馬云

在早期阿里這個項目上軟銀為何能獨具慧眼呢?后來在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時,孫正義被問起2000年為何要把賭注壓在馬云上,他回答道:

"他的眼神有一種光彩,表現出一種‘動物的氣息’……情況跟我們投資雅虎時一模一樣……當時雅虎才有五六個人。我憑自己的嗅覺來投資。"

當年投資阿里巴巴的軟銀中國團隊成員宋安瀾也曾給出答案:

"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整個軟銀團隊還是做了相當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的。首先對宏觀判斷,我們認為電子商務一定是‘必須品’領域,雖然那時別人還不這么認為;第二,我們認為他的團隊非常好,執(zhí)行能力非常強。這一點,做淘寶的時候馬云團隊的執(zhí)行能力已經體現出來了,在短短幾個月內,淘寶就趕上并超越了當時的領頭羊Ebay中國。"

孫正義的投資經

"我認為他絕對是世界上最好的商人之一,在投資上非常精明。""我跟他的區(qū)別:我是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不聰明;那哥們兒是看起來真不聰明,但他是很聰明的人。"馬云這樣評價他的這位投資人孫正義。

一本《孫正義的頭腦》揭示了孫正義最值得創(chuàng)業(yè)者學習的十大商業(yè)法則:

70%法則,預計成功率可達70%的事業(yè)就值得一做

做出1000套商業(yè)計劃后再來

制作出1000套方案的關鍵就在于,找出方案的主軸,即用戶獲得率、客單價、設備投資額、用戶獲得成本等前提數據。

要做成一件事,必須用減法

普通人制定計劃通常是"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而孫正義的思考方式是反常規(guī)的:"要實現某項目標,在目標的前一階段要做到什么,而要做到這一點,又要在它的前一階段做到什么。"

提供自己認可的產品

自己騙不了自己,最難說服的對象就是自己。軟銀推出的手機,孫正義都會親自了解一番,只有那些能被他認可的型號才會成為軟銀推出的產品。

10秒內想不清楚的事情繼續(xù)想下去也是白費力氣

孫正義進行決策時,總會瞬間做出結論。經營者每天需要自己做出決策的事情數不勝數,如果思考良久依然無法得出結論,還是不要給出結論的好。

公布目標鞭策自己

公布目標并努力實現,風險雖更高,卻值得一做。這有利于聚合人力、物力、資本、信息等經營資源,反而可能走得更遠。難點在于,目標定到什么程度而不至于讓外界根本不會相信。

創(chuàng)業(yè)之初先爭取覆蓋面,再進行深度挖掘

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很難兩者兼顧,成立之初,應先以爭取用戶和市場份額為首要考量。比如雅虎日本,一開始就是個按類別劃分的門戶網站,然后才又增加了購物、網上拍賣等業(yè)務。

——蔡崇信——

跳進創(chuàng)業(yè)者懷里的投資人

阿里帝國的真正締造者

蔡崇信其實不算阿里的真正投資者,但卻對阿里的后續(xù)融錢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出生于臺灣,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在加入阿里之前,他是瑞典銀瑞達集團下屬投資公司的亞洲總裁。

1999年5月,蔡崇信和其他的VC機構一樣,來到杭州的湖畔花園,來考察阿里巴巴,當時的阿里還是一家鮮為人知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馬云跟蔡崇信講阿里巴巴未來的夢想和藍圖,對于所有的投資人,馬云都這么講,這一招非常有效:跟有錢人談夢想,跟窮人談錢。

一個月后,蔡崇信正式到崗,拿著幾百塊的工資,以CFO的身份加入阿里,成為18羅漢之一。

蔡崇信眼里的馬云

"我與馬云見面的時候,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他非常平易近人,還極有魅力,他一直都在談論偉大的愿景。我們沒有談商業(yè)模式、盈利或者其他業(yè)務上的東西。他說,‘我們擁有這些數以百萬計的工廠資源。我如何幫助這內地工廠接觸到西方世界呢?它們現在都看不到光明的那一天。;第二是團隊很優(yōu)秀,經驗豐富,士氣高漲。 .

"我與馬云合作得很好,馬云對于任何東西都沒有據為己有的感覺。他也很愿意承認自己的弱點,他會說:這個我不在行。而很多強勢企業(yè)家都會說,我擅長一切。"

林夏如,最早投馬云的奇女子,看到馬云夫妻被觸動

林夏如,臺灣客家人,曾任世界著名投資銀行——美國高盛亞洲區(qū)直接投資部總經理。

1999年,林夏如開始研究中國互聯網企業(yè)了,并最終投資了三大門戶網站。高盛直接投資了新浪與網易,間接投資了搜狐。

高盛給予林夏如及其團隊很多自由支配的投資機會,只要額度不超過500萬美元。林夏如和團隊成員夜以繼日地審閱成堆的商業(yè)企劃書,而能達成投資的項目,據她估算不到千分之一。

所以,當蔡崇信向她談起有一家杭州本地創(chuàng)業(yè)者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急需投資時,林夏如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她告訴馬云,如果高盛投資,她敢以個人名義擔保阿里巴巴能夠立刻引起世界的矚目。接下來的周末,林夏如接到了馬云的電話,向她講了自己對這個企業(yè)的感情和付出。"它是我全部的身家性命。"

聽到馬云這么說,林夏如回道:"我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你才剛剛開始啊。"

馬云接著向她解釋:"但這已經是我創(chuàng)辦的第三家公司了。"

林夏如最終被說服了。

林夏如眼里的馬云

馬云給林夏如的印象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

"我上樓走進他們的公寓,他們就在那里面整日整夜不知疲倦地工作……整個屋子散發(fā)著一股惡臭。馬云的想法并不完全是原創(chuàng)的,在其他國家,有些人已經這么做了。但是他堅持想讓這種模式在中國實現。我被我看到的一切打動了。"

與蔡崇信一樣,相比商業(yè)模式而言,這個團隊本身給林夏如留下的印象要更深刻一些。人的因素才是決定她投資與否的主要考量因素:創(chuàng)業(yè)者的身份特質,以及他們的背景和歷史。

林夏如記得張瑛(馬云妻子)當時非常努力,夫妻倆就像"革命戰(zhàn)友"那樣相互扶持著一起奮斗。

——吳炯——

單純地被馬云團隊所感動

差點成為第十九羅漢

很多人聽說或者認識吳炯,是因為他頭上頂著的那個最耀眼的光環(huán)——"馬云的天使".除了阿里,他還是微醫(yī)集團(掛號網)、聚美優(yōu)品、衣邦人、聚光科技的天使投資人,并被評為創(chuàng)業(yè)邦2014年中國年度天使投資人。

但對于做天使,吳炯說,自己最初在選擇投馬云的時候,甚至連"天使投資人"這個概念都不太熟悉,"只是單純地被這個創(chuàng)業(yè)團隊感動了,想加入他們,正好我手上有錢。""如果不是因為雅虎的工作一時難以脫身,說不定我今天的身份就不是馬云的天使,而是阿里巴巴第十九羅漢了。"

吳炯回想到被馬云"忽悠"的過程:

1999年,馬云就說香港是中國進出口的一個窗口,香港人只要做外貿的中間人,財富積累就非常快。阿里巴巴就是要做這樣一個網站,讓全球做進出口的貿易商全部到這個網站上來做生意,這樣的話我們就成了全球進出口貿易的一個集散地、一個網上的虛擬集散地,這樣,香港就被我們"劫持"了。就是這個故事,馬云就打動了我。

吳炯不僅投資了阿里巴巴幾十萬美元,而且在2000年5月直接進入阿里巴巴任CTO,直到2008年離開。并憑借阿里巴巴B2B在香港的上市獲得了繼續(xù)做天使投資的資本。

吳炯眼里的馬云

"馬云說對技術一點都不懂,其實是他謙虛了。他通過和不同的技術專家交流,日積月累就對這種技術問題的感覺非常好,所以你忽悠不了他。"

"我認為以馬云的能力,可能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出一些名堂來。因為我覺得什么樣的一群人在一起做事情是最重要的。以他的個人魅力,就能夠聚集起這么一個很有戰(zhàn)斗力的團隊。馬云屬于那種非常感性、非常有個人魅力的企業(yè)家。他最大的能力是用一個目標,把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組合在一起,這個是他的核心能力。"

吳炯的投資經

"投資不看商業(yè)計劃書,看人會不會走運".對此,吳炯給出的解釋是這個人"走不走運",而一個人要想走運,必須具備的潛質有三:樂觀、敏銳、執(zhí)著。

"投資周邊你認識的人,不要小看身邊的人,這里面可能出一些優(yōu)秀的創(chuàng)業(yè)者。"吳炯說到。他的投資哲學是:守株待兔,投資看好的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熟人介紹的好項目。

投資的最佳狀態(tài):"天使投資是投自己的錢,可以不用太瞻前顧后、畏首畏尾,很瀟灑,這樣做投資才可以一直做到老。"

要做一名善意的投資者:投資的這個項目必須是對社會有正面效益;對創(chuàng)業(yè)者"但求雪中送炭不必錦上添花".

有相遇就有錯過。那些曾經錯過投資馬云、馬化騰的投資大佬們如今都已懊悔不已。

當年,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準備投資馬云時,薛蠻子對于馬云不屑一顧,"這廝長成這樣兒,有什么前途?"后來薛蠻子非常后悔大呼慚愧,聰明的"老頑童"薛蠻子也有錯失良機之時。

1、熊曉鴿:把阿里巴巴給漏掉了 是我們最大的失敗

"IDG在中國投了很多互聯網公司,包括百度、攜程等,居然就把阿里巴巴給漏掉了,所以這是我們最大的失敗。"

"不是我不想投阿里巴巴,很早的時候我沒有碰到,我有機會投的時候又實在投不起了,我把錢全放進去也占不了百分之幾的股份。"

2、馬化騰:現在我悔都悔死了

"淘寶網剛辦起來時,馬云跟我談起過,當時我本有機會去投15%.一是我并不看好,再是我覺得占比太少,要投就占50%,現在我悔都悔死了。"

3、馮侖:我們看走眼了

"當年馬云找投資的時候,我們投了他的競爭對手ebay易趣,當時確實是易趣強、馬云弱,結果最后看走眼了。"

但現實是,世上沒有后悔藥。

【來源:創(chuàng)業(yè)邦】



1.砍柴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